-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建英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儿童发育行为中心
-
小儿黄疸指数为 315 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黄疸产生的原因较多,如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等。 1.胆红素生成过多:可能是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等导致。治疗上要针对病因,如纠正红细胞增多症,必要时进行光照治疗。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感染、缺氧等。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可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等。 3.胆汁排泄障碍:可能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等。这种情况较为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母乳喂养因素: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有关。可暂停母乳 2 - 3 天观察黄疸变化。 5.感染因素:如败血症等。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等。 总之,小儿黄疸指数达到 315 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5-03-20 01:3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新生儿黄疸是在新生儿时期出现皮、巩膜及黏膜黄染,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病因特殊而复杂,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3-5天可出现黄疸,但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黄疸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黄疸全部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属于异常,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细菌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②新生儿溶血病;③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④母乳性黄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胆红素即可下降,如3天无明显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⑤其他因素如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于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程度重或进展快;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者。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都应找出原因进行治疗,尤其是1周内的早产儿和有严重缺氧、酸中毒、颅内病变、严重感染的患儿,必须尽早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16-01-19 03:4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