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国平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针推康复科
-
身体总觉疲倦可能由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缺乏运动、心理压力以及某些疾病等因素引起。可以通过改善睡眠、均衡饮食、增加运动、调节心理以及治疗疾病来缓解。 1.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和代谢,导致疲倦。应保持每天 7 - 9 小时的充足睡眠,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2. 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 D、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铁、锌)会导致疲倦。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乳制品、肉类、鱼类、蔬菜和水果。 3. 缺乏运动:身体长期不活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缓,容易疲倦。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4. 心理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会消耗大量精力。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5. 疾病因素: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也会引起疲倦。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针对性治疗。例如贫血可补充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总之,身体疲倦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综合分析和处理。如果疲倦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2025-03-19 02:0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四君子汤:每次取党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用药锅或瓷碗(切不可用铁器)乘放,水要没过药物,用凉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大火煎20分钟,再用小火煎15分钟由于药物较少就不用再煎第二次了,放置温热就可服用了.黄芪炖鸡每次放10-20克即可,注意要久炖!
2016-01-17 09:1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後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四君子汤是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脱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方中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四君子汤是著名古方剂,
2016-01-17 08:0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我给你个具体介绍和配比.如果行,请你采纳下,然后给个好评!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後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四君子汤是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脱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方中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四君子汤方剂和注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补益剂-补气 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斟酌. 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2016-01-17 05:1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四君子汤(简称:四君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补益剂-补气 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斟酌. 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016-01-17 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