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岁女性自幼头晕恶心伴呼吸困难反复发作
我今年19岁,女。从小就有这种证状,最开始的是由几天的呼吸困难,而后接着就是头晕,恶心,那时很小,严重的一次是睡着就感觉房子打转,走路晕晕的。心里想吐,,,,接着,我就不太记得了,,特别是前年,,不知怎么了,,,这种情况出现了,那时,连走路都走不了,只要站起来就不自觉的倒下去了,那时打挂吊水,挂了一星期,足足睡了一星期才好。接着就经常发作,但没那么严重。。。。。现在又发作了。真的好难受,,,,我也是从小就有鼻炎,我想不是不鼻炎的关系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涛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咽喉科
-
19 岁女性自幼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且反复发作,可能与贫血、低血压、低血糖、耳部疾病、颈椎病等有关。 1.贫血: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氧气输送减少,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可通过血常规检查明确,治疗上补充铁剂、维生素 B12 等。常见药物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甲钴胺。 2.低血压: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影响脑部供血,出现头晕。需监测血压,日常注意多喝水、适当增加盐分摄入。药物治疗可选择米多君等。 3.低血糖:血糖过低影响能量供应。发作时及时补充糖分,平时规律饮食。必要时使用葡萄糖溶液。 4.耳部疾病:如美尼尔氏综合征,内耳平衡失调。可通过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诊断,治疗常用倍他司汀等改善循环的药物。 5.颈椎病:颈椎病变压迫血管神经。通过颈椎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包括物理治疗、颈托固定,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 等营养神经。 总之,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较多,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3-10 16: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要保护好胃首先要吃好早餐。喝点蜂蜜水,有条件喝点柠檬水。吃点清淡的粥啦。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被消耗殆尽,这时急需补充能量与营养,早上不进食,就不能弥补夜间丧失的水分和营养素,使血粘度增加,不利于一夜间产生的废物排出,从而增加患结石以及中风、心肌梗死的危险。
2016-01-10 11:2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阳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如四君子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如……左归饮、右归饮、四物汤之类是也。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如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诸补阴补阳等剂,俱当酌宜用之。”张氏从阴阳互根及人体是一有机整体的观点,认识与治疗眩晕,实是难能可贵,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详细论述了劳倦过度、饥饱失宜、呕吐伤上、泄泻伤下、大汗亡阳、晌目惊心、焦思不释、被殴被辱气夺等皆伤阳中之阳,吐血、衄血、便血、纵欲、崩淋等皆伤阴中之阳而致眩晕。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眩晕总论》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集前贤之大成,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分证论治眩晕,如半夏白术汤证(痰涎致眩)、补中益气汤证(劳役致眩)、清离滋饮汤证(虚火致眩)、十全大补汤证(气血两虚致眩)等,至今仍值得临床借鉴。至清代对本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直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2016-01-10 08:4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北京医科大学脑神经康复中心摒弃这种治疗方法投资巨资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当今飞速发展的医药新科技为我们治疗精神病提供了新突破的可能,+组合药正是这科技发展大环境中的绝佳成果之一,也是现代医学治疗精神病的最佳途径之一。该药以营养、调理神经为主,具有滋阴养血、宁心安神、舒肝解郁、开窍健脑、提高免疫力等特点,无毒副作用,一般患者5-7天症状明显改善,短期内即可康复。
2016-01-10 05:4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1)上腹痛可用颠茄片8毫克(1片),每日3次,或者用阿托品片0.3毫克,每日3次;胃复安片0.5毫克,每日3次;猴头菌片3片,每日3次,口服。 (2)胃酸增高者可给氢氧化铝胶液10毫升,每日3-4次,复方胃舒平片2片,每日3次,口服。 (3)如系胃酸降低者可结0.5%的稀盐酸或胃酶合剂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4)抗菌治疗:可选用链霉素片0.5克,每日2次口服(应先做过敏试验),庆大霉素4-8万单位,每日2次肌肉注射,黄连素片0.3克,每日3次口服,痢特灵0.1克,每日3次口服,土霉素0.5克,每日3次口服。 (5)萎缩性胃炎有贫血者可给予硫酸亚铁0.3克,配维生素C0.1灾,每口3次口服,同时服用叶酸片及注射维生素B12。
2016-01-09 22:2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