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景莉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预防保健科
-
心肌缺血患者出现脸肿脚肿,平时应注意饮食、运动、情绪、作息、定期复查等。治疗方面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等。 1.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 2.运动: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心肺功能。 3.情绪: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以防加重病情。 4.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5.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了解病情变化。 6.药物治疗: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冠状动脉等。 心肌缺血患者要重视日常护理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发展。
2025-03-06 17:1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您好,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饮食,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常用药物:心痛定,硝酸甘油,消心痛等,用些活血化瘀的中药也是不错的选择.
2016-01-09 07:4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1,从你说的情况看,主要考虑体质较差,平时营养不良、劳累过度、休息不到或贫血、身体疾病等引起心脏的血液供应出现紊乱,平时可以没有症状,在劳累或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或气促、自汗等,休息后可以恢复正常。平时主要是加强营养,适当补充蛋白质、钙质和其它微量元素,避免劳累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使用生脉、黄芪、丹参等注射液的药物,可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
2016-01-09 02:4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