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罗仁忠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耳鼻咽喉科(听力学)
-
鼓膜内陷治疗 3 个月无好转,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炎症、鼻部疾病、全身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1.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如果其功能异常,会影响中耳的压力平衡,导致鼓膜内陷。可通过咽鼓管吹张等方法治疗。 2.中耳局部炎症:中耳炎等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鼓膜内陷。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控制炎症。 3.鼻部疾病:鼻炎、鼻窦炎等可能影响咽鼓管功能,进而引起鼓膜内陷。积极治疗鼻部疾病,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4.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影响耳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导致恢复缓慢。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5.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处于噪音环境、吸烟等,不利于恢复。应改善生活习惯,避免噪音和戒烟。 鼓膜内陷治疗效果不佳时,不要焦虑,应综合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025-03-05 15: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当医生发现锤骨短突特别突出,锤骨柄水平移位,光锥消失或变形时,这些就是鼓膜内陷的特征.所谓鼓膜内陷,即指鼓膜偏离正常位置,向鼓室腔方向凹陷.经常处于气压变化环境的人,如飞行员,潜水员,他们的鼓膜由于经常受型气压变化的影响,鼓膜多半有不同程度的内陷,只要听力基本正常,咽鼓管的功能正常,那么轻度鼓膜内陷并不是什么毛病.如果一个人的咽鼓.管狭窄或闭塞,以致鼓室和外界气压不能保持平衡,鼓膜内陷,且听力有所降低,伴有耳鸣,耳闷,这就是病态了,医学上称为慢性卡他性中耳炎,也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它虽不象化脓性中耳炎那样流胀淌水,引人注意,但耳聋和耳闷,耳鸣等症状也令人很苦恼.引起咽鼓管阻塞的原因很多,象肥厚性鼻炎,下鼻甲后端肥大,增殖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还有鼻咽部肿瘤等,都能压迫咽鼓管的开口部位,造成阻塞.为使咽鼓管通畅,除查病因对症治疗外,还可行咽鼓管吹张术,这需要医生操作.也可自己用“捏鼻鼓气”法,嘴巴闭牢,鼻孔捏紧,作鼓气动作,如此可使气体不从口腔及鼻孔逸出,而使气体冲进咽鼓管,使鼓膜内陷得以恢复.但在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可使用此法,以免将混有细菌的鼻涕由鼻咽部误吹人鼓室腔,造成中耳急性炎症.
2016-01-08 00:0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