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何症状、治疗及保健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比较好有哪些保健措施?就是关节疼痛肿胀为什么夏天也疼呢?吃药不起作用还有哪些治疗方法呢?听说广州第一直属医院治疗高血压效果非常好是怎么治疗的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欣 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多样,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等,保健也很重要。常见症状有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活动受限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保健措施包括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注意保暖等。 1.症状: 关节疼痛:多为对称性、持续性,常累及手指、手腕等小关节。 关节肿胀:由滑膜炎症导致,关节周围组织也可能出现水肿。 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时明显,活动后可减轻。 关节畸形:如手指关节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 活动受限:关节功能受损,影响日常生活。 2.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免疫抑制剂,以及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关节畸形的患者,可进行关节置换术等。 3.保健: 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寒。 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重日常保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3-05 12:4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是风湿免疫病一种和免疫有关的外因只是一种诱发因素夏天也是有症状的免疫系统疾病不分季节都会发作的主要是症状是小关节的对称性的疼痛肿胀的晚期可能会造成变形手指晨僵、手指怕冷等症状也会出现的有的会影响到脏器此病的情况往往要到正规医院看病的到风湿免疫科此病往往是不好治疗的往往需要按照疗程治疗的可以采用免疫调节剂、消炎止痛药物的治疗
2016-01-06 12:5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是风湿免疫病一种。和免疫有关的。外因只是一种诱发因素,夏天也是有症状的,免疫系统疾病不分季节都会发作的。主要是症状是小关节的对称性的疼痛肿胀的,晚期可能会造成变形。手指晨僵、手指怕冷等症状也会出现的。有的会影响到脏器。此病的情况往往要到正规医院看病的。到风湿免疫科,此病往往是不好治疗的。往往需要按照疗程治疗的。可以采用免疫调节剂、消炎止痛药物的治疗。
2016-01-06 12:1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一些人还是较为陌生的,该病起病隐袭,它是由于自体免疫引发的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时常令病人后知后觉,大家要多了解一些该病的常识,以便在早期发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一定要重视早期治疗,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孔花样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不是小病小痛,大家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您还有任何的疑问,可以点击咨询,谢谢。
2016-01-06 08:2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约80%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45岁,以青壮年为多,男女之比为1∶2~4。初发时起的缓慢,患者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某一关节疼痛、僵硬,以后关节肿大日渐疼痛。开始时可能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的受累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以后再累及其它关节。近侧的指间关节最常发病,呈梭状肿大;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的关节僵硬,肌肉酸痛,适度活动后僵硬的现象可减轻。僵硬程度和持续时间,常和疾病的活动程度一致,可作为对病变活动性的估价。由于关节的肿痛和运动的限制,关节附近肌肉的僵硬和萎缩也日益显著。以后即使急性炎变消散,由于关节内已有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周围组织也变得僵硬。随着病变发展,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病变关节最后变成僵硬而畸形,膝、肘、手指、腕部都固定在屈位。手指常在掌指关节处向外侧成半脱位,形成特征性的尺侧偏向畸形,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都需人协助。关节受累较多的患者更是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约10%~30%患者在关节的隆突部位,如上肢的鹰嘴突、腕部及下肢的踝部等出现皮下小结,坚硬如橡皮。皮下小结不易被吸收,皮下小结的出现常提示疾病处于严重活动阶段。 此外少数患者(约10%)在疾病活动期有淋巴结及脾肿大。眼部可有巩膜炎、角膜结膜炎。心脏受累有临床表现者较少,据尸检发现约35%,主要影响二尖瓣,引起瓣膜病变。肺疾患者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胸膜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类风湿尘肺病。周围神经病变和慢性小腿溃疡,淀粉样变等也偶可发现。 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定,无统一标准,但下述分类,易被接受。 Ⅰ级:病人完成正常活动的能力无任何限制。 Ⅱ级:虽有中度限制,但仍能适应。 Ⅲ级:重度限制,不能完成大部份的日常工作或活动。 Ⅳ级:失去活动能力卧床,或仅能应用轮椅活动。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西医学多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力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逆转,患者只能使用止痛药、止痛针、封闭针等来缓解症状。2.中医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2016-01-06 07:4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