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乳房外侧有肿块且双乳刺痛是何因?
去年开始的,去年只是有时会刺痛,有到医院咨询过,没做过详细检查,吃过一段时间的药,去年没发现肿块,这2天刚发现补充问题1:(2010-12-1711:32:07)右乳房外侧有肿块,用手摸不会痛,但有时双乳会有刺痛的感觉补充问题2:(2010-12-1711:46:49)以前没有此情况,在这2天,用手摸上去在右乳房的外侧摸到一块硬硬的能动的东西,但无痛的感觉,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毅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外科
-
右乳房外侧出现肿块且双乳有刺痛感,可能由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癌等原因引起。 1.乳腺增生:多因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表现为乳房胀痛和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治疗以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为主,症状重者可遵医嘱服用逍遥丸、乳癖消等药物。 2.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女性,与激素水平失衡有关。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活动度好。一般无需治疗,定期复查,若肿块较大可手术切除。 3.乳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哺乳期妇女。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可伴有肿块。治疗包括抗感染、排空乳汁等,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4.乳腺囊肿:多因乳腺导管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可伴有疼痛。较小的囊肿定期复查,较大的可穿刺抽液或手术治疗。 5.乳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乳房肿块、皮肤改变、乳头溢液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乳房出现肿块和刺痛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3-06 00:4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病情所述右乳房有肿块,有时伴有刺痛。病情分析乳房肿块并刺痛常见乳腺增生症,也可见于乳腺癌。据你所述病情考虑乳腺增生症,建议到医院就诊乳腺彩超或钼靶检查明确。
2016-01-06 04:4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癌症一般不会的,但可能存在乳腺方面的疾病,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防止有病变的情况,建议要到乳腺专科进一步检查明确,祝健康!
2016-01-06 04:0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建议您最好尽快到权威医院确诊。以下内容供您自查: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其实,得了乳腺癌的人也有很多人能够重新过上健康生活。这是因为他们在辅助治疗中用了中药人参精华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16.2%)。人参皂苷Rh2能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乳腺癌癌、胰腺癌、脑胶质瘤等恶性肿瘤都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效果,适合肿瘤患者等重症病人及年老体弱人群服用。G4
2016-01-05 19: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乳房内突然出现的肿块,一个要考虑是增生导致的,一个考虑是乳腺肿瘤。你这个情况是必须要到医院做检查的,做个彩超就可以了;如果是肿瘤,那么不管是什么性质的,都要选择手术治疗才对。
2016-01-05 19:0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发生于乳房部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男女均可发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见于女性,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乳岩”,明《外科理例》载有“乳衄”等,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多有论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