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硬化引发癫痫,日发 3 - 5 回能治好吗?如何治?
BR>有结节性硬化引起的癫痫,一天发病3—5回,发病时脑袋向下点几次,并且站不稳,时间一分钟左右。我想问一下,这种癫痫好治疗么,是手术好还是药物治疗好。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其引发的癫痫治疗有一定难度,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情严重程度、癫痫类型、患者个体差异等。 1. 疾病原理:结节性硬化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形成良性肿瘤,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引发癫痫。 2.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药物治疗旨在控制癫痫发作,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3. 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癫痫灶定位明确时,可考虑手术。如癫痫灶切除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等。 4. 个体差异: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治疗方案需个体化。 5. 治疗监测: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脑电图、血药浓度等,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6. 生活注意: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饮酒等诱因。 总之,结节性硬化引发的癫痫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和调整。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2025-03-02 16:4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考虑是结节性痒疹(皮肤性病科),目前认为本病是限局性神经皮炎的变型,临床上以伴有剧痒的疣状结节为主要特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昆虫叮咬、胃肠功能紊乱及内分泌障碍有关。症状表现:1.多见于成年女性,皮损好发于四肢,也可见于腰臀部,最多见于小腿伸侧;2.皮损初起为淡红色丘疹,以后演变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半球形坚实结节,表面粗糙呈疣状,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可有抓痕及血痂,皮损数目不定,孤立存在;3.病程慢性,常年不愈,自觉剧痒。诊断依据:1.好发于成年女性,四肢尤其是小腿伸侧多见;2.典型皮损为半球形坚实的疣状结节,黄豆至蚕豆大小,孤立存在;3.病程慢性,自觉剧痒。治疗原则1.防治昆虫叮咬等各种诱发因素;2.内服抗组胺药物及镇静安眠药物;3.严重时可使用乙双吗琳、反应停、雷公藤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4.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封包或硬膏外贴,也可局部封闭、冷冻治疗。用药原则1.一般口服1-2种抗组胺药物及镇静安眠药物,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封包或硬膏外贴也可局部封闭、冷冻治疗;2.严重时可使用乙双吗琳、反应停、雷公藤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预防常识:结节性痒疹,病因不明,病程较长,治疗较困难,控制瘙痒是主要的治疗目的,避免搔抓有助于疾病的治愈。
2016-01-02 18:0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结节性硬化以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能减退为临床特征。此外,脑、心、眼、肺、肾、皮肤等可有各种异常。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治疗主要是对症,以控制癫痫病发作为主,智力障碍者可选用三乐喜,脑复康0,中药蒲参益智胶囊等。
2016-01-02 16:3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可变。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0%-30%。本病需要积极抗癫痫发作。
2016-01-02 12:4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结节性硬化症,主要表现颜面部皮脂腺瘤、癫痫、智力不足及眼部视网膜等处的病变。亦可有颅骨钙化,或合并心、肾、骨等部位的肿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如控制癫痫发作;应用脱水剂降颅内压,脑脊液循环受阻可手术治疗,面部皮脂腺瘤可行整容术。
2016-01-02 04:2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结节性硬化症? 结节性硬化病(tuberous sclerosis)又称Bourneville病、Pringle病、Bourneville-Pringle母斑症、结节性脑硬化综合征、弥散性皮脂腺腺瘤、中枢性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为面部有蝴蝶血管痣、轻度痴呆和癫痫发作。无特效治疗。它有皮肤损害、智力缺陷、癫痫等三大特征。此病在许多器官中都有变化,属于错构瘤样增生。发病率为l/10万,患病率为5/10万,男女之比约2:1。国内迄今已有多起报道,共四百余例,发病多在7岁前,作者50年代所见3例,有2例也在7岁前以癫痫发作起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