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宇 副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在病因、症状、损伤部位、恢复情况和伴随症状等方面存在区别。 1.病因:中枢性面瘫多由脑血管疾病、脑部肿瘤等引起;周围性面瘫常因病毒感染、耳部疾病等所致。 2.症状:中枢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下部面肌瘫痪,皱眉、闭眼等动作正常;周围性面瘫则是整个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3.损伤部位:中枢性面瘫损伤在面神经核以上;周围性面瘫损伤在面神经核及以下。 4.恢复情况:中枢性面瘫恢复相对较慢;周围性面瘫恢复相对较快,但也取决于病因和治疗及时性。 5.伴随症状:中枢性面瘫常伴有肢体偏瘫等;周围性面瘫可能有耳部疼痛、听觉过敏等。 总之,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一旦出现面瘫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5-03-03 05:3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对于瘫痪明显者通过上面对二者的界定很容易区别,但是早期的患者或极轻者鉴别有一定的困难。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掌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
2016-01-02 08:2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现在医疗界较为推崇的靶向修复疗法针对面神经瘫痪的治疗效果不错,通过对面部病灶部位的面神经细胞进行修复,促进人体组织和面部的再次发育,改善面神经细胞生存的内部环境和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恢复面部神经支配功能。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您也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了解更多。
2016-01-01 18:1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俗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不受年龄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均属于面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二者均具有面肌运动障碍,只是病变部位不同,其病因也有差异。中枢型面瘫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周围型面瘫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
2016-01-01 17:1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