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17 岁高三学生面临感情和高考双重压力产生自杀想法,需从心理干预、家庭支持、学校引导、药物辅助及社会关爱等多方面综合处理,帮助其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1.心理干预: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帮助学生调整认知,改善情绪。 2.家庭支持:家长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关爱和陪伴,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施压。 3.学校引导:学校老师应关注学生的状态,提供适当的学业支持和心理辅导,组织减压活动。 4.药物辅助:在医生评估后,可能会使用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但药物使用务必遵医嘱。 5.社会关爱: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拓展社交圈子,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让其感受到关爱和希望,逐步摆脱自杀想法,重新积极面对生活。
2025-02-25 13:2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广义的自杀行为是指包括故意自伤行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毁灭的“慢性自杀”行为。人们通常说的自杀行为常常指狭义的自杀行为。自杀的分类: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