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手颤抖从小就有,铜蓝蛋白、尿铜和血铜正常,可能是生理性震颤、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脑部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震颤:在紧张、激动、疲劳时出现,通常无需治疗,注意休息和调整心态。 2.特发性震颤:病因不明,多有家族史,可使用普萘洛尔等药物。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加快,引起手抖。需检查甲状腺功能,治疗常用甲巯咪唑等。 4.脑部疾病:如帕金森病、小脑病变等,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法因病而异。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可能导致手抖,需调整用药。 手颤抖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多种检查和临床表现来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以便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2-17 17:3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隐性的细胞铜外流缺陷病,胆汁铜排泄减少使得铜蓄积产生组织毒性,先是肝脏后其他脏器特别是脑肾与角膜,引起多种症状与体征,通常表现为肝病或精神疾病.大多数病人血清铜蓝蛋白<200mg/L,像的话只高出2个单位.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之一是手颤抖,你还有其他的症状吗?但你目前的主诉还得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2015-12-22 22:4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氏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同胞中常有同病患者.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为:一,神经系统症状: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并相继出现新的症状.二,肝脏症状;三,角膜色素环;四,肾脏损害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即四肢肌张力增高;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者除肢体外头部及躯干均可波及,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重者面无表情,口常张开,智力衰退.从患者的症状来看,仍不能确诊,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进行确诊,即1.血铜检查.血清铜总量降低.2.尿液检查.尿铜排出量增高.青霉胺负荷试验有助于诊断,尤适于症状前期及早期病人的检出.3.肝功能异常,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4.颅脑CT检查,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尾状核头部,小脑齿状核部位及脑干内也可有密度减低区,大脑皮层和小脑可示萎缩性改变.5.脑电图异常.6.组织微量铜测定.您目前的症状只能说有点像,此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工促使铜从患者身体中排泄出来,强烈建议您去做检查.对于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目前还无法根治,原则上是从饮食调理,药剂驱酮及对症治疗这几方面来考虑.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2.多休息,规律饮食.
2015-12-22 21:0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应该可以排除肝豆状核变性,它的血铜应该减低,尿铜偏高,且家族中有相同症状!你说从小开始有手颤抖,所以建议你尽快到医院确诊,就诊!可以到大型正规医院!从发病年龄来看,不排除遗传性疾病所致,以及甲亢等都有可能!最好做下肝功能,头颅CT,T3/T4等检查!
2015-12-22 20:5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这不能确定是肝豆,这应考虑是肝损伤所致,这个升高见于感染,肿瘤,肝损伤等.所以,你要先检查肝功能,以明确诊断,肝豆都会有肝硬化表现的.现在要保肝治疗.降铜治疗.
2015-12-22 15:4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HLD)由Wilson(19l2)首报,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以豆状核、肝、肾和角膜铜沉积表现的各种 异常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约为15~30/100万。基因频率约0.003~0.007,杂合子频率稍大于0. 01。本病在我国尚无流行病学的大宗资料报告,根据广州中山一院神经科1981~1991年神经遗传专科门诊957例初诊病例分析,WD共97例,占10.14%,居全部单基因遗传病的第2位,可见本病在我国并不少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