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嘴唇内长疙瘩,挑破流血不愈,是何原因?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下嘴唇里面忘记是有口疮还是咬破了,后来长成个肉疙瘩,白色,不疼不痒,摸着硬硬的,黄豆大小,长了一个月了,用针挑了好多次,挑破流血,但是过几天好了就又是原来的样子,不挑破好像还往大长,曾口交过,是怎么了?谢谢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下嘴唇内长疙瘩,挑破流血不愈,可能是黏液腺囊肿、局部组织增生、炎性肉芽肿、纤维瘤、口腔癌等原因造成的。 1.黏液腺囊肿:多因下唇黏液腺导管堵塞,腺体分泌的黏液潴留形成。一般为浅蓝色半透明小泡,质地柔软。 2.局部组织增生:嘴唇受伤后,反复刺激导致局部组织过度增生,形成质地较硬的疙瘩。 3.炎性肉芽肿:局部炎症刺激,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可表现为无痛性疙瘩。 4.纤维瘤:由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多为实质性肿物。 5.口腔癌:长期不愈的溃疡或肿物,可能是口腔癌的表现,常伴有疼痛、出血、溃疡等症状。 总之,下嘴唇内的疙瘩长时间不愈,且挑破后反复,应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2025-02-11 14:1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口疮? 口疮是口腔黏膜、舌局部出现浅表、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溃烂点,以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口腔黏膜病。口疮又名口疡、口疳等。该病名首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本病好发于唇、舌、颊、牙龈、硬腭等部位,可单发或多发,局部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10天左右可痊愈,是一种发病率最高、比较顽固的口腔黏膜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每于进食不慎,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时发作。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上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两类。虚证常易复发,有的病史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西医学所称的复发性口疮、特发性阿弗他性口炎、复发阿弗他性溃疡,或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本病相似,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