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 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异常意味着什么?
1’PT凝血酶原时间18.4秒2,PT-%.PT活动度33.9%3‘PT-R.PT比值1.534’PT-INR.PT国际标准化比率1.725‘PT-FBG.PT演算纤维蛋白原6.69G/L6’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6.8秒7‘FBG纤维蛋白原2.86G/L8’TT凝血酶时间13.8秒2010.4.1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PT 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异常可能反映了多种情况,如凝血功能障碍、肝脏疾病、某些药物影响、维生素 K 缺乏、血液系统疾病等。 1.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由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后天获得性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等,导致血液凝固异常。 2. 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如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进而导致指标异常。 3.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会干扰凝血过程,引起相关指标变化。 4. 维生素 K 缺乏:维生素 K 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缺乏时会影响凝血功能。 5. 血液系统疾病:像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会影响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功能。 当出现 PT 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异常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其他检查结果等,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2025-02-12 05:1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血液凝固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目前认为凝血过程至少包括三个基本的生化反应: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③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形如细丝,纵横交错,网罗大量血细胞而形成胶冻状的血块。血凝后1~2小时,血块紧缩变硬,同时有液体分离出来,这便是血清。血清与血浆虽同为血液的液体成分,但血清没有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蛋白质,却含有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某些物质。,凝血酶是由凝血酶原被激活而来的。
2015-12-18 04:1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其正常值为12-14秒,其意义:诊断肝病的严重程度。肝脏是凝血因子形成的主要场所,当肝功受损时凝血因子不能正常合成,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延长。凝血酶原生成于肝脏,生成时有维生素K参与。而要改善凝血功能,重在调理好肝脏的功能,同时注重从药物或者食物中补充维生素K。医生询问:
2015-12-18 00:1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这样的情况考虑是血脂高引起的,建议及时检查。医生询问:
2015-12-17 21:4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之一(其他有因子Ⅶ、Ⅸ、Ⅹ、蛋白C、蛋白S和骨-羧基谷氨酸蛋白质)。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你的情况是正常的。祝你早日康复~
2015-12-17 13:2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