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新生儿 22 天血清胆红素 165.5umol 且白眼珠黄,这种情况是偏高的。胆红素升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生理性黄疸未消退、母乳性黄疸、感染、溶血性疾病、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1. 生理性黄疸未消退: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生成较多,代谢较慢,可能导致生理性黄疸持续。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 2 周内消退,早产儿在 3-4 周内消退。 2.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停母乳 3-5 天,胆红素水平可明显下降。 3. 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可影响胆红素代谢。宝宝可能有发热、吃奶差等表现。 4. 溶血性疾病:如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胆红素生成增加。 5. 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 总之,新生儿胆红素 165.5umol 且白眼珠黄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光疗、药物治疗等。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
2025-01-16 16:4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根据你的描述,你家宝宝在正常值范围内,不用太担心。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
2015-12-17 11:5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早产儿<257为生理性黄疸的界限。所以你孩子这个是正常的不要担心,一般情况良好。
2015-12-17 08: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每个新生儿都经过一个黄胆期即面部皮肤和眼白发黄,只是有的明显,有的用肉眼看不出,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黄胆。这种黄胆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4-6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如果提前出现,延后消失,或黄胆严重者则属于病理性黄胆,需要到医院检查治疗。出生后6小时开始喂水可以减轻黄胆的程度,因为肠蠕动可减少肠腔中的胆红素吸收。如果黄胆很重,就要住院进行光疗,能迅速降低黄胆,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也叫核黄胆),因为核黄胆可引起智力低下的后遗症。所以每位母亲要注意自己的宝宝的皮肤颜色,如有异常到当地医院咨询,以便让医生告诉你的小儿是否需要治疗。黄疸是因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及巩膜黄染。有下列表现之一时常提示黄疸为病理性:⑴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⑵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⑶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⑷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⑸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细胞破坏增多,常见因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或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或其它部位出血亦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黄疸。一些细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黄疸,感染可发生在宫内或出生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时黄疸发生率较高。出生时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粪排出延迟者,黄疸往往较深。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儿的黄疸消退常延迟。母乳性黄疸,约占母乳喂养的0.5~1%。
2015-12-17 06:2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您好,根据您的病史资料描述:新生儿22天,血清胆红素165.5umol,巩膜黄染。考虑病理性黄疸可能性较大,建议住院治疗,积极予以相关检查后明确病因,然后积极予以退黄、必要时蓝光照射等对症支持治疗,请保持心情舒畅。
2015-12-17 01:3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