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脾胃虚寒
尊敬的医生你好;前十天的一个晚上我看完电视从沙发上起来我的头就是天旋地转,看什么都在转,看屋顶屋顶转看地地转,我的血压正常,我最近几天总是有点头晕每天都是烘烘沉沉的,医生把脉说是脾胃虚寒,请问脾胃虚寒有头晕症壮吗?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你的情况是脾胃湿热导致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浊气上逆引起打嗝等症状,一般药物很难根治.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传统中药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治疗,可以快速治愈。这些中药配合使用可以彻底清除脾胃湿热,荡涤胃肠浊气,快速修复胃粘膜,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希望你正确的治疗,早日康复!
2015-12-17 06:33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4肢不温,大便稀溏,或4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2015-12-17 04:5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健脾温中,代表方剂为理中汤
2015-12-17 03:4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日常应合理饮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寒湿等,辅以对症治疗,如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应用吗丁啉,舒必利,乳酶生,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伴有肠鸣,腹痛,应用6542等,配合热敷,按摩等措施,一般多可好转,也可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如属脾胃虚寒,应用理中丸等
2015-12-16 19:4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证.多由脾气虚证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2015-12-16 12:3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