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复查时间及症状
我BB是早产儿,是30周多2天出生的,在医院住院的时候查过2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结果都是没问题,正常的,还有多久做复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眼部疾病,需要密切关注。其复查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症状也有一定特点。包括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视力障碍、眼部结构改变等。 1.复查时间:通常在首次检查无异常后,仍需定期复查。一般建议出院后 4-6 周进行再次检查,之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后续复查间隔。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如吸氧时间长、出生体重极低等,复查频率可能更高。 2.症状表现: 视力下降:孩子对眼前的物体反应迟钝,注视能力差。 瞳孔发白:瞳孔区呈现白色而非正常的黑色。 眼球震颤:眼球不自主地颤动。 斜视:两只眼睛不能同时看向同一方向。 畏光:在正常光线下出现眯眼、流泪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家长要重视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孩子眼部有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
2025-01-17 03: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常见于出生后3~6周,临床上分成活动期及纤维膜形成期(Reese,1953)。1、活动期分为五个阶段⑴血管改变阶段:为本病病程早期所见。动静脉均有迂曲扩张。静脉管径有时比正常的管径大于3~4倍。视网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如毛刷状的毛细血管。⑵视网膜病变阶段:病变进一步发展,玻璃体出现混浊,眼底较前朦胧。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多,大多位于赤道部附近,也可见于赤道部之前或后极部,该区域视网膜明显隆起,其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⑶早期增生阶段:上述局限性视网膜隆起处出现增生的血管条索,并向玻璃体内发展,引起眼底周边部(大多数)或后极部(少数)视网膜小范围脱离。⑷中度增生阶段:脱离范围扩大至视网膜一半以上。⑸极度增生阶段:视网膜全脱离。有时还可见到玻璃腔内大量积血。本病活动期病程为3~5个月。并不是所有病例都要经历以上的5个阶段,约1/3病例在第一阶段,1/4在第二阶段停止进行,其余则分别在第三、四、五阶段停止进行而进入纤维膜形成期。2、纤维膜形成期在活动期不能自行消退的病例,终于瘢痕化而形成纤维膜,因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分为1~5度:Ⅰ度:视网膜血管细窄,视网膜周边部灰白混浊,杂有小块形状不规则色素斑,附近玻璃体亦有小块混浊,常伴有近视。Ⅱ度:视网膜周边部有机化团块,视盘及视网膜血管被此牵引而移向一方,对侧视盘边缘有色素弧,视盘褪色。Ⅲ度:纤维机化膜牵拉视网膜形成一个或数个皱褶。每个皱褶均与视网膜周边部膜样机化团块相连接。皱褶905位于颞侧,105位于鼻侧。位于颞上颞下侧者甚为少见。视网膜血管不沿此皱褶分布,与先天性视网膜皱襞(congenitalretinalfold)不同。Ⅳ度:晶体后可见纤维膜或脱离了机化的视网膜一部分,瞳孔领被遮蔽。自未遮住起检眼镜检查可见眼底红光反射。Ⅴ度:晶体后整个被纤维膜或脱离了的机化的视网膜所覆盖。散瞳检查,在瞳孔周边部可见呈锯齿状伸长的睫状突。前房甚浅,常有虹膜前后粘连。亦可因继发性青光眼或广泛虹膜前粘连而致角膜混浊,眼球较正常者小,内陷。
2015-12-16 11: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对早儿严格限制用氧,是唯一的有效预防措施,除非因发绀而有生命危险时,才可以给以40%浓度的氧,时间亦不宜太长。此外,维生素已早期大剂量应用也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及早发现,及时施行冷凝或激光光凝,有阻止病变进一步恶化。
2015-12-15 23:4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