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腹部隐痛,检查结果异常,如何处理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右侧腹部隐约疼痛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咨询大夫是否需要特殊治疗化验、检查结果:超声波结果: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左内叶可见2.6*1.9厘米实性偏强回声,边界欠清,余肝实质回声均质。胆囊大小形态如常,囊壁不厚,胆囊前壁可见直径0.2厘米实性回声结节。肝外胆管正常,门脉正常。胰脾肾正常。CT:肝脏形态大小尚可,肝实质CT值为55.6Hu,肝右叶前上段可见一点状钙化灶,边界清晰。肝左叶内侧段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晰,CT值36.9Hu;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动静脉期CT值分别为49.3、75.6Hu,边界清晰,延迟期呈低密度灶。胆囊外形不大,内未见点状结石影;脾脏不大,约6个肋单元,CT值为43.8Hu;左肾内可见2个点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晰,未见强化。肾形态大小正常。胰腺形态结构正常。增强扫描:脾及双肾实质内未见异常强化灶。最后一次就诊的医院:密云县医院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右侧腹部隐约疼痛,肝脏、胆囊、肾脏等检查结果有异常。可能是良性病变,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病变性质、症状进展、患者身体状况等。 1. 病变性质:肝脏的实性偏强回声和类圆形低密度灶,可能是血管瘤、腺瘤或其他占位性病变。胆囊前壁的实性回声结节可能是息肉。左肾内的点状低密度灶可能是囊肿。 2. 症状进展:观察疼痛是否加重、频率是否增加、是否出现新的症状,如黄疸、发热等。 3. 患者身体状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评估对治疗的耐受性。 4. 进一步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查、增强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诊断。 5. 治疗选择:若为良性且无症状,可定期复查;若有恶变倾向或症状明显,可能需要手术或其他治疗。 总之,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密切关注,遵循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5-01-14 12:3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如瘤体超过8厘米,增长迅速,症状严重,药物不能控制,建议手术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不要动辄生气着急的,饮食清淡,少食辛辣之物,戒烟酒。可适当多食用海带、紫菜、贝壳类、萝卜、山楂、丝瓜、橘叶、橘核、橘饼等食物。
2015-12-15 04:3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肝血管瘤建议做介入治疗,而且越早治疗越好,以免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建议可以考虑介入治疗,超导介入治疗技术,是在超声的引导下准确穿刺至瘤体基底部或引起异常结构的血管分支,同时导入药物,结合1064脉冲激光对瘤体进行照射,使异常静脉血管短时间内血液凝固,血管闭塞,血管瘤内壁腔隙及静脉血管腔内大量血栓形成,血管瘤内皮细胞失去营养供给而凋亡,瘤体逐渐消退,最后达到治愈的目的。
2015-12-15 03:5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看病情的,看是不是影响到正常生活了,不然不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用些中药控制消除看血管瘤的大小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治疗方式:1.观察,随诊。2.手术治疗。3.放射介入肝血管瘤栓塞。
2015-12-14 22:5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肝血管瘤发展缓慢,预后良好,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速度及临床症状,而非肿瘤的绝对大小。大多数已确诊而无症状的病人,可门诊定期复查,无需特殊处理。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以及腹腔镜血管瘤切除术等。虽然外科手术有一定风险,但它是治疗肝血管瘤最直接和最彻底的手段。目前,对于药物治疗肝血管瘤,疗效不太令人满意。
2015-12-14 22:3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