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软骨炎的成因、治疗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咨询下足跟软骨炎?足跟软骨炎要怎么办好呢?要注意些什么?该怎么治疗?请问医生造成复发性多软骨炎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时侯让人很不舒服,听说39有很多专业的医生,请医生帮助!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足跟软骨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其成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运动损伤、慢性劳损、感染、自身免疫、创伤等有关。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一些事项。 1.运动损伤:过度运动或运动姿势不正确,可能导致足跟软骨受到损伤,引发炎症。应注意科学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 2.慢性劳损:长期站立、行走或负重,使足跟软骨长期承受压力,易引发炎症。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足跟软骨,可引起炎症。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使用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4.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足跟软骨组织,导致炎症。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等。 5.创伤:足跟受到直接创伤,如撞击、扭伤等,可能损伤软骨。严重创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足跟软骨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足跟,避免病情加重。
2024-12-16 05:0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对于足跟软骨炎这个问题需要重视,关于足跟软骨炎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引起复发性多软骨炎有多种可能,可参照以下内容进行对比排查 (一)发病原因 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外伤、感染、过敏、酗酒、服用盐酸肼屈嗪等有关,也有人认为与中胚层合成障碍或蛋白水解酶异常有关,但通过对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的多年研究,越来越多资料提示它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二)发病机制 1.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有人认为与中胚层合成障碍或蛋白水解酶异常有关。研究表明免疫介导可能是发病的关键。25%~30%的病例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贝赫切特病、赖特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病理显示病变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特别是CD4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血清学检查可发现Ⅱ型胶原的抗体,少数病例还发现Ⅸ和Ⅺ胶原的抗体。部分病例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或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用Ⅱ型胶原免疫啮齿类动物,可以观察到耳廓软骨和多关节软骨的炎性改变。还观察到患者对软骨抗原的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增强。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观察到在受累的软骨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RP与HLA-DR4相关,与Ⅰ型HLA无关。Buker等最近报道一种称为Matrilin-1的抗原可能参与了RP的发病机制,其为一种软骨基质蛋白,为成人气管、耳和鼻软骨所特有。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综上所述,RP是机体产生了主要针对Ⅱ型胶原的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软骨破坏。此外软骨糖蛋白、弹性蛋白及其他胶原也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软骨糖蛋白抗原广泛存在于巩膜、虹膜睫状体、气管、视神经、内皮细胞、主动脉血管中层结缔组织、心脏瓣膜、心肌纤维膜、肾小球基底膜、滑膜等,以证明软骨糖蛋白抗体可诱发软骨变性、滑膜炎和软骨膜炎。软骨糖蛋白还可抑制软骨细胞糖蛋白的合成,其在RP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明确。 2.RP无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软骨溶解伴软骨膜炎。初期软骨和软骨膜交界处可见各种急性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包括单个核细胞、多核细胞、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随后软骨基质内酸性黏多糖减少或消失,软骨基质变疏松,软骨细胞破坏。疾病进一步发展,软骨基质坏死、溶解、液化,并出现肉芽组织。最后残余的软骨组织消失,肉芽组织纤维化,瘢痕形成收缩,组织塌陷变形
2015-12-06 16:1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机体产生了主要针对Ⅱ型胶原的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软骨破坏。此外软骨糖蛋白、弹性蛋白及其他胶原也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软骨糖蛋白抗原广泛存在于巩膜、虹膜睫状体、气管、视神经、内皮细胞、主动脉血管中层结缔组织、心脏瓣膜、心肌纤维膜、肾小球基底膜、滑膜等,以证明软骨糖蛋白抗体可诱发软骨变性、滑膜炎和软骨膜炎。软骨糖蛋白还可抑制软骨细胞糖蛋白的合成,其在RP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明确。
2015-12-06 12:3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