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石咏军 主任医师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肾脏内科一区
-
尿蛋白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肾血管问题、感染、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8-11-23 10:27
1.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等,可短暂出现尿蛋白高。
2.肾血管问题:肾血管一过性痉挛,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3.感染:如尿路感染,病原微生物可导致蛋白尿。
4.肾炎:肾小球发生炎症,过滤屏障受损,出现尿蛋白。
5.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是常见表现,与肾小球损伤有关。
发现尿蛋白高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糖尿病一般平时低糖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饮食以粗粮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平时可适当吃一些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草莓、樱桃等。忌甜食,炸食品及瓜子、花生,动物内脏
2015-11-13 19:5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合理安排生活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饮食护理合理安排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主要方面,合理的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控制饮食中糖、脂肪的摄入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2015-11-13 18:3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治疗初期,需要订餐定量,医生会有一个合理进餐的建议,从而配合治疗先将血糖稳定下来,然后是患者自己或者是家人需要学习糖尿病人的饮食疗法,主要是食物的交换份以及病人的血糖转化率,然后就可以有限度的比较自由的进食。
2015-11-13 17:3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糖尿病迄今仍无法完全治愈,一旦发现患病后,应该终生接受治疗。对I型糖尿病者来说,是控制饮食,同时并每日注射胰岛素。对II型糖尿病者,只要采取饮食疗法,就可以控制这一类型的糖尿病。饮食疗法是限制所吃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如果体重超重,严格采用这种饮食方法可以使体重明显减轻。每天可以吸取的热卡数量被限定在800到1500之间,这要根据体重及其他因素(如身高)而定。不要吃糖果、蛋糕、果酱等食物。饮食中一定要维持足够的纤维量,避免饮用加糖的饮料和药物或保健品,不要吸烟。
2015-11-13 15: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您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1.病人饮食饮食治疗对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轻型或肥胖的老年病人通过控制饮食,可以降低胰岛素的负担,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少数患者不用服药,病情也有明显好转.饮食摄入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病人的标准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病情轻重和营养状况来估计的.合理分配膳食热量是糖尿病治疗的首要原则.分配三大营养物质,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病人宜吃粗粮,豆类和蔬菜等,延缓血糖和血脂升高,降低餐后血糖.不宜吃糖果,蜂蜜,糕点及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不宜饮酒,饮食要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2.用药及护理2.1降糖药大致分为分五大类:①黄脲类:优降糖,美吡达,格列吡嗪,达美康等②双胍类:二甲双胍③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④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⑤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2.2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需要用,2型糖尿病以下4中情况需要用胰岛素:①在感染应激,手术情况下;②急性并发症;③严重肝,肾损害;④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者,或根据病情调整用量.2.3用药护理降糖药有不同的特点,老人用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服用优降糖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年病人有肝,肾功能减退,应慎服降糖药,用糖适平副作用小.注射胰岛素部位应经常更换,以防局部组织樱花,肌肉萎缩及胰岛素吸收不良.3.皮肤护理糖尿病人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可出现病变,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肢端血循环差,病人抵抗力减低,易发生皮肤感染,脚趾缺血性坏死等,特别是老年人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其触觉温觉有降低表现,故皮肤护理极为重要,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用热水袋时注意不要烫伤.如果局部皮肤溃烂,脚趾有坏死情况,要首先控制好血糖,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4.注意运动量老年糖尿病人不宜剧烈运动,可适当锻炼是有必要的,锻炼时间的长短和运动量应根据病情轻重而定,防止引起低血糖反应.
2015-11-13 11:1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