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孩体温白天升至 37.3 度,原因何在?
11岁小孩,女,正常体温应该是多少,小孩晚上体温是36.6度但到了白天体温就会升到37.3度,做过血常规没发现什么异常,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11 岁女孩晚上体温 36.6 度,白天升至 37.3 度,血常规正常,可能的原因有环境影响、生理节律、运动因素、激素变化、轻微感染等。 1. 环境影响:白天环境温度较高,可能导致体温略有上升。如果所处环境闷热不通风,体温调节可能受到影响。 2. 生理节律:人体体温在一天中并非恒定不变,通常下午体温会稍高于早晨。 3. 运动因素:白天活动量较大,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可能使体温升高。 4. 激素变化:体内激素水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有所波动,某些激素可能影响体温调节。 5. 轻微感染:虽然血常规正常,但可能存在轻微的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尚未引起明显的血液指标变化。 总之,孩子这种体温变化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2024-12-19 00:0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体温的异常体温升高:37.4~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我们的体温不会随着地域改变.然而在一天当中,体温还是会稍有变化的,下午的时候会缓慢上升到最高点,一般会比在夜间最低的温度高出将近1度,所以37℃仅是人体全天体温的平均值.不单单细菌感染可引起发热,病毒感染也可引起发热.其他疾病也可引起发热.(1)感染性发热:这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与寄生虫等的感染,引起急,慢性全身或局部的感染性疾病所致.如我们常见的细菌性肺炎,麻疹,伤寒,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及疟疾等病.感染性发热占发热原因的50%-60%,可见临床上的绝大多数发热是由感染性发热引起的.在感染性发热中,又有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等等,这都是我们在用药中应该注意的.(2)非感染性发热:除因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发热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也能引起发热,就是说,没有“发炎”时也能发热,医学上称之为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中枢性发热.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中枢性发热,如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颅脑出血等.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2.吸收热.因无菌性坏死物质被吸收后引起的吸收热,见于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脏梗死(如心肌梗死,肺梗死),白血病等引起的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吸收后引起的发热.3.变态反应性发热.常见的有风湿热,药物热,红斑狼疮,输血输液反应等引起的发热.4.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发热.常见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增多;严重脱水病人散热减少等都可以引起发热.5.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发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体温正常调节,也可以引起发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并常伴有心悸,头晕,失眠,食欲差等症状.⑧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引起的发热.慢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尿量和皮肤散热减少,心衰引起的肢体水肿又起到了隔热作用,可以使体温升高而发热.一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也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不过此时的发热多为低热.另外,测量发法不正确,也可引起假发热,如测量之前喝水,或未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等.
2015-11-13 14:5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