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病理报告出现黏膜见坏死、糜烂、溃疡形成、黏膜下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 1.胃溃疡:胃黏膜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等侵袭,导致黏膜损伤。症状包括周期性上腹痛、腹胀等。治疗常使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等。 2.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与免疫、遗传等有关。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常用药物有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泼尼松等。 3.胃炎:多种因素引起胃黏膜炎症,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常有上腹不适、恶心等。可选用泮托拉唑、铝碳酸镁、克拉霉素等。 4.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累及全消化道。常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治疗药物包括硫唑嘌呤、英夫利昔单抗、甲硝唑等。 5.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常有低热、盗汗、腹痛、腹泻等。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治疗。 出现上述病理改变,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其他检查结果等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024-12-18 23:5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伟 医师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即为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
2014-03-21 12:4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