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中医频道 > 正文

中医教你通过体质辨识应对冷得发抖

2025-03-25 11:06:01      家庭医生在线

冷得发抖可能由多种体质因素引起,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等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可通过中药调理、艾灸、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生活起居调整等方式来应对。

1. 阳虚体质:阳气不足,身体温煦功能减弱,容易感到寒冷、冷得发抖。中药调理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这些药物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但需遵医嘱使用。艾灸关元、气海、神阙等穴位,能激发阳气。饮食上可多吃羊肉、韭菜、核桃等温阳食物。

2. 气虚体质:气的推动和固摄功能不足,导致身体抵御外寒能力下降。可服用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中药,增强补气功效。艾灸足三里、脾俞、肺俞等穴位。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山药、黄芪、党参等补气食材。

3. 血虚体质:血液亏虚,不能充分濡养脏腑和肢体,会出现怕冷、发抖症状。可选用归脾丸、四物合剂、阿胶补血口服液等中药补血。艾灸血海、膈俞等穴位。多吃红枣、桂圆、猪肝等补血食物。

4. 痰湿体质:痰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身体的正常温煦。可服用二陈丸、参苓白术颗粒、香砂六君丸等中药祛湿化痰。艾灸丰隆、阴陵泉等穴位。饮食上减少甜食、油腻食物摄入,多吃薏米、芡实、冬瓜等祛湿食物。

5. 血瘀体质:血液运行不畅,肢体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而发冷。可选用血府逐瘀丸、复方丹参片、三七片等中药活血化瘀。艾灸合谷、太冲等穴位。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促进血液循环。

6. 生活起居调整:无论哪种体质,都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和阳气潜藏。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

通过中医的体质辨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冷得发抖的情况。不同体质有不同的调理方法,综合运用中药调理、艾灸、饮食调节、运动锻炼和生活起居调整等措施,能有效改善身体怕冷的状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