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专家访谈 > 正文
心肌病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同类疾病:克山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

我国心血管影像学主要创建人刘玉清院士专访

2012-06-25 18:48:46  来源:现代医学成像    家庭医生在线

  对于中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而言,刘玉清先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见证人与参与者,他曾完成或参与了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诸多重要的研究,经历了很多重要的时刻。这使得他本人的经历与治学丰富而多彩。

  见到先生之前,早已耳闻他的声誉 :他是国内外著名的影像学专家,是我国心血管影像学的主要创建人,他不仅在临床、科研、教学和学术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还曾在国内国际多个医学学术组织和医疗机构担任重要职位,并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选入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在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以自己严谨的治学作风,丰硕的学术成果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12月一个充满着阳光的中午,我有幸采访先生,在先生如沐春风的谦和平易中,感受着他的睿智与敏慧。

  历史的见证

  先生条理清晰地回顾了影像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并应用于临床,进而形成X射线学,这是第一阶段,其后称为放射学,包括各种X射线造影技术的开发、应用和亚专业的形成 ;而以CT应用于临床为标志包括CT、MR、核医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超声等在内的影像学的形成是影像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是指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和(诊治兼备的)现代影像学的形成。中国医学影像学跟随世界的步伐也在不断发展,以第三阶段为例,国外发达国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形成了现代医学影像学,我国则是在90年代中期实现这一进展的。而这一时期,恰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高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正是这些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成像方法,加之影像治疗体系(为介入治疗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科进入了前所未有发展的“大好时机”。

  刘玉清教授与同事们分析讨论病例。1985年

  先生认为自己有幸亲历了中国医学影像学由X射线学向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演变 :1948年,刘玉清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国立沈阳医学院,随即进入放射学领域,此时正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年轻的刘先生由此立志献身放射医学影像学。而随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先生始终恪守年轻时的志愿,与众多有志于放射影像学事业的同道们一起,为我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演奏着交织着他们的人生与事业成长与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影像学发展的精彩华章。

  业精于勤

  半个世纪来,在医学影像领域内,先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先生做事,务求结果最好,学业尤其如此。若问诀窍为何,先生会告诉你 :无他,唯“勤奋”二字。

  先生注重实践,治学求“甚解”,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有韧,不断努力、提高。他注重知识的更新,不仅影像专业,对于影像相关的物理、工程、临床及基础等各专业,亦是如此。他认为,唯有各种知识的“时时”更新,方能使实践“实时”。

  1956年刘玉清先生进入解放军胸科医院负责放射科工作,不久即开展X射线-病理对照研究并形成制度,坚持对照记录,定期分析总结,借此深入了解肺癌、肺良性肿瘤、肺结核、食管癌、肺脓肿等胸部疾患的X射线诊断病理基础,发表相关论著,填补当时的国内空白,为提高当时放射诊断的整体水平贡献良多。后来,随着胸科医院逐渐转为心血管专科医研机构。为提高心脏X射线诊断水平,先生一面将上述“X射线-病理对照”升级为“X射线-手术对照”,一面逐步创建了以X射线为基础的“X射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射线诊断的思维方法,弥补了对心血管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射线各有所短的不足,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明显提高了诊断水平,以及放射科室在临床中的地位。

  先生的众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即出自这样的背景 :“大动脉炎(aorto-arteritis)”概念的提出与丰富,使中国大动脉炎放射学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1980年代中期所做的紫绀属先心病、非紫绀属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以及心肌病的放射诊断研究,均属当时国内领先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先天性胸主动脉瘤造影征象,心肌病X射线平片诊断进程 ;国内首例限制型心肌病(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这时期的工作很紧张充实”,先生的目光好像穿越了历史在遥望当年,“是一个理论同实践结合然后再通过实践总结理论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乐趣无穷。”当我问及当年工作状况时先生给了这样的回答。

  随着先生谈话的思路重新梳理历史,我们能够与他的快乐共鸣 :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先生笔耕不辍,广种广收,发表了论文270多篇,专著8本,参加了17部医学影像及相关医学著作的编写,为丰富和发展整个医学影像专业的学术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著述中,多属国内领先,或有填补国内空白,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放射影像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曾有人对《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1952~1982年间,共刊载论著995篇,著者508人,论文最少的作者为1篇,而刘先生的论文居首位(20篇)。其论文被引用频次为45,占第2位 ;1980~1983年内被引用10次,占第1位,充分说明其论文的学术价值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桃李满天下

  先生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他不仅致力于自己行政所辖范围内人才梯队的建设,更积极参与推动整个医学影像领域的教育与培训。他先后培养了400余名进修医师和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及实施方案》;他提出了人才全面培养的概念及住院医生培训规划,建议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医学毕业生应以5年为一周期,接受正规的住院医培训,系统掌握影像学科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在各亚专业的轮转中学习、了解相关专业的影像学特点,全面构筑知识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亚专业的专门培训,实现专业的精与专。这便是先生一直提倡的“一‘专''''''''多‘能''''''''”。

  回望先生的业务成长经历,正是这样一个“多能”与“一专”的完美结合。若对先生发表的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会发现 :在早年,他的论文涉及消化、泌尿、骨科、妇产科、胸科等各个系统的放射影像学研究,正是所谓的“系统培训”时期 ;其后工作重点为心血管和胸部影像学并逐渐侧重于心血管系统;1980年代后期则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系统了,并且实现了影像学的诊治兼备(心血管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实现)。既是诊治兼备,先生更加注重与强调广泛学习诊断与治疗。

  先生要求影像学医生除精于读片外,还要全面掌握临床相关知识,必要时亲自检查病人,“要做合格的医师,而不是读片师或操作员”。

  先生注重言传,更力行身教。

  曾听北京宣武医院的李坤成教授提起,先生曾三次为其博士论文修改研究记录的手工绘制表格,前后历时半月 ;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实验方法的建立与执行、论文的撰写等均经先生反复修改,力求“完美”;年轻医生与学生书写的疑难病例诊断报告,也经他亲自修改后签发。

  先生的人才观并不局限于学科之内,他更注重和呼吁交叉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先生总结,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与国外的整体差距很大,若单从临床应用来讲,差距不大,尤其是在一些大的教学医院。“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体现在基础学科、实验研究尤其是医工结合开发方面。”先生认为,分子影像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分子/基因成像、基因治疗业已提上发展日程。而分子医学进而分子影像学的发展涉及众多学科、专业 :例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甚至人文学科。“怎样提高学科发展的实力?如何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全面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储备不可忽略。”

  他提倡包含普通X射线成像、CT、MR、核医学、超声科室在内的大影像学科的建立(那样就要求影像医生们更加注重“多能”了),他呼吁医工结合,主张建立合理的包括影像医生、物理师、技师、护师等在内的人员配备结构 ;建议实现人才的流动与聘任等等。他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这些倡议的。事实证明,这些思路是合乎现代影像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先生教给年轻人知识,更教给年轻人方法 ;教年轻人学业,更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他以自己的认真、严谨、勤奋、俭朴、谦和与正直感染着周围的人们。

  刘玉清教授(右)参加第49届日本医学放射线学会大会期间与台湾放射线医学会理事长张遵教授(中)和大会会长大阪大学小塚隆弘教授(右)合影。 1990年4月 日本神户

  走向世界

  一个真正的“大家”是属于整个世界的。事实上,先生也因在医学影像领域内的卓越成就而获得了国内外的尊重与认可:他曾任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射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等职位 ;他于1984年6月应邀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Brigham-Women等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获得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称号 ;他曾四次参加WHO医学影像学研讨会,并于1988年担任该会议的副主席;他于1990年应邀出席日本医学放射线学会第49届年会,并作特别演讲,被授与名誉会员称号,是第1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放射学家。

  如今时隔15年,当时在日本攻读博士的郭启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仍旧记得当年听先生演讲带来的震撼与“中国自豪感”——当先生用流利的英文结束自己的精彩演讲,博得全场经久的掌声,转而用更加流利的日文告知台下的听众 :“各位可以用日语或英语提问,我可以用日语或英语回答。”那一刻,所有在场与未在场的中国同道们为此自豪。在我的案头上摆着的先生的著述选编里,收录了当时的演讲照片,照片中先生的自信与风度代表着中国的医学影像界甚至中国。

  1991年第七届亚太放射学会大会期间与国际放射学会(ISR)秘书长瑞士苏黎世大学Fuchs教授晤谈。1991年12月 印度新德里

  正是那次会议,先生遇见了时任台湾放射线学会的理事长张遵先生,之后在双方的努力下,使一度陷入停顿的中国加入亚太放射学会的进程得以进展及实现。随后在先生及众多同道的努力下,我国又成为国际放射学会的成员。1993年先生大力促成我国大陆放射学专家组首次访台,进一步拓展了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

  先生以自己的学识和风范为国内外放射影像学界所认可,为我国的医学影像学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先生”是中国医学影像领域内人们对刘玉清教授最常用的称呼。这个中国历史上沿袭最久的对老师的称呼,包含了人们对刘玉清教授太多的情感体验。《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先生,正有着这样的境界。每个人在称他为“先生”时都是那么的由衷与自然,因为,我们从他那里学来的不只是学识,更多的还是治学与为人。

  惟愿先生多珍重。

(责任编辑:徐惠珍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谈医学影像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老师作客腾讯,作为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始人,就中国“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对我们的网友进行了讲……详细>>

医学影像学

本书借鉴了国内外医学影像学教材中的精华,增添了近年严寒本领域中的一些新技术、新进展,努力使该教材在介绍医学影像学知识的同时给医学生灌输一……详细>>

心血管MRI主要优点

本文介绍了心血管MRI的主要优点,为更加好地利用MRI诊断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详细>>

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本科教材第二版)

详细>>

聚焦:移动医学影像迈入高清时代

309医院率先推出The new iPad版高清医学阅片程序详细>>

  • 黄建平

  • 舒茂琴

  • 郭志刚

  • 张远慧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