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真正的副作用有哪些?
狂犬疫苗的副作用包括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罕见的血液系统反应等。
1. 局部反应:接种狂犬疫苗后,常见的局部反应是接种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这是机体对疫苗的一种正常免疫反应,一般在接种后的1 - 2天内出现,持续1 - 2天可自行缓解。疼痛通常为轻度至中度,类似于普通针刺后的感觉;红肿范围一般较小,直径多在2 - 5厘米;硬结质地较硬,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软化消失。
2. 全身反应:部分人会出现全身反应,如发热、乏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呕吐、腹痛等。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5 - 38.5℃之间,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中度发热,体温达到38.5 - 39℃。乏力和头痛会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状态,关节痛和肌肉痛可能会导致行动不便。这些全身反应通常在接种疫苗后的1 - 2天内出现,持续1 - 3天可自行消退。
3.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症状包括皮疹、瘙痒、血管性水肿等。皮疹表现多样,可能为斑丘疹、荨麻疹等,瘙痒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血管性水肿可发生在眼睑、口唇、手足等部位,表现为局部肿胀、发亮。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非常危险,可在接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4. 神经系统反应:极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如神经炎、格林 - 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炎可表现为接种部位或肢体的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格林 - 巴利综合征则会导致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且可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5. 罕见的血液系统反应:虽然非常罕见,但也有报道称接种狂犬疫苗后可能出现血液系统反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导致皮肤和黏膜出血,表现为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狂犬疫苗在预防狂犬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大多数副作用较为轻微,会自行缓解。然而,一旦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反应等,必须及时就医治疗。在接种狂犬疫苗前,应如实向医生告知自身健康状况,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唾液有哪些作用?
2025-02-27鸡肉是否属于发物?
2025-02-27鲜竹沥口服液的相关医学信息有哪些
2025-02-27醋延胡索的功效、应用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2-27罗汉果泡水喝有哪些功效?
2025-02-27红糖煮鸡蛋具有哪些功效?
2025-02-27胃湿热会出现哪些症状?
2025-02-27补气可以吃什么食物和药物?
2025-02-27
热门文章
缓解发烧头疼有哪些小方法?
2025-02-28脚指甲出现黑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2-28腋窝痒可能是哪些疾病的征兆?
2025-02-28头上长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2-28切辣椒后手很辣该如何处理?
2025-02-28牛皮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2-28奥密克戎毒株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2025-02-28带状疱疹好转有哪些征兆?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