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警惕动脉粥样硬化,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新冠感染后可能从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高凝状态、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应对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合理使用药物、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心态等。
1. 炎症反应:新冠病毒感染可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炎症持续存在会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使得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
2. 脂质代谢紊乱:感染新冠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脂质代谢异常,表现为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升高。血脂异常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脂质在血管壁上逐渐堆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3.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攻击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会影响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4. 高凝状态:感染新冠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血液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血栓附着在血管壁上,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狭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5. 生活方式改变:新冠疫情期间,很多人活动量减少、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增大。缺乏运动、高热量饮食以及长期的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6.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盐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戒烟限酒,避免熬夜。
7.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8. 合理使用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降低血脂,稳定斑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预防血栓形成。
9.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进行血管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
10.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新冠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采取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合理用药、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心态等综合措施,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维护心血管健康。如果出现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高压力工作者打狂犬疫苗后,喝酒时间要
2025-05-02解决高血压危险分层难题的方法有哪些?
2025-05-02没钱做搭桥手术有哪些救助渠道
2025-05-02未来,吃完降压药起效时间会有新变化吗
2025-04-2770岁老人血压不稳定如何康复调养
2025-04-26血压突然升高太可怕,应对方法来了
2025-04-26心理压力大,心跳一分钟次数会有啥变化
2025-04-26害怕冠心病威胁健康,冠脉CTA能提供
2025-04-26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职场人低压低怎么办 教你3招轻松应对
2025-05-04埋线后老了,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吗
2025-05-04未来医学趋势:银杏达莫注射的无限可能!
2025-05-04可穿戴设备监测心脏时,速效救心丸怎么配合吃
2025-05-04职场人小心!动脉硬化正悄悄靠近
2025-05-04心烦可能是慢性病的信号,早筛很重要
2025-05-04千万别忽视!下肢静脉血栓可能致命
2025-05-03空气污染会导致心跳突然停一下吗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