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正文

千万别忽视!下肢静脉血栓可能致命

2025-05-03 15:20:01      家庭医生在线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血管疾病,病因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肿瘤因素等。

1. 血流缓慢: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会使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像长途飞行或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下肢静脉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血液流动受阻,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2. 血管壁损伤: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当血管壁受到损伤时,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会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血栓。例如骨折患者,受伤部位的血管壁受损,就容易并发下肢静脉血栓。

3. 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妊娠等,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增多,抗凝物质减少,容易形成血栓。比如肿瘤患者,肿瘤细胞会释放促凝物质,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

4. 长期卧床: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肌肉活动减少,对静脉的挤压作用减弱,血液回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长期卧床还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机会。

5. 肿瘤因素:肿瘤细胞不仅会释放促凝物质,还可能侵犯血管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一些恶性肿瘤患者,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

下肢静脉血栓危害大,可能导致肺栓塞等致命并发症。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如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肿瘤因素等,有助于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时可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等药物,但需遵医嘱。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或普外科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