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情感关系 > 婚恋心理 > 正文
性病
挂号科室:性病科 同类疾病:艾滋病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

心理学解析: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2012-06-14 10:02:47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亲密是一种存有的状态,把自我最深处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现,没有任何伪装或防卫。所以,亲密是通过自我揭露而呈现的脆弱和了解状态,不是经由一般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义务而达到的状态。

  根据这个定义,一个人可能是亲密的(也就是坦露和脆弱的),而另一方可能并不是以亲密回报。但在亲密关系中,这种坦露和脆弱是双向的。这里指的亲密的意义还原成亲近和了解,所以,亲密与性行为无关。

  相爱时身心亲密

  相处时心灵难以真正亲密

  刚出生时,并没有所谓的自我,只有具备发展自我潜力的能量核心。最初的分离经验占有重要的角色,使人学会如何将彼此物化,于是母亲成为供应者和保护者;手足容易成为竞争对手;父亲则成为权威人物。这些观点都把真实的人看成物,无法认识这些人的其他面向。小孩从来不曾问过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渴望什么、恐惧什么。即使小孩问了,父母会怎么回答呢?

  大部分父母可能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由此就建立起心墙,角色,以及一生的行为模式。所以大部分人认同自己的心墙,无法碰触内心的真实自我!

  不幸的是,由于长久自我保护的习惯,人多半相信坦露真实的自我只会招致别人的批判、拒绝和抛弃,很难相信有人肯接纳我们内在本质里的魔鬼:我们所受的伤害、愤怒、卑鄙、嫉妒、恨意、邪恶的欲望和可耻的贪念。

  连父母都无法接纳我们内在的这些东西,更何况认为我们既美好又善良的伴侣或朋友呢!现在怎么可以向他们坦承自己一直在欺骗他们呢?亲密和坦诚岂不等于找死吗!不!不!我们最好还是当更完美的伴侣,努力讨好别人,更加压抑自己可怕的本质。即使这样做会使我们更沮丧、更加依赖药物和酒精,或是产生更严重的疾病,都没有关系,至少我们不会被抛弃,我们宁可当慢性病人,也不愿意被人抛弃、一无所是!

  然而,如果继续认同我们的心墙,经年累月下来,就会开始感到内心有股翻腾的渴望,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想要找出真我。我们开始了解自己不仅仅是自我保护的表象,发现这种认同完全是错觉,也许因此激发自我的灵性追求,用各式各样的灵修和奉献的方法来寻找。可惜这种尝试常常导致新的自我错觉,或是更深层的绝望,因为自欺的能力是如此隐微而深远。

  在亲密关系中,会有较大的能力探索自己的心墙,加以辨识和承认,然后减弱其影响力,逐步迈向展现自我的道路。如果不再保护自己、朋友和伴侣,坚定地与某个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就能找到独特而有效的方法,以寻获自我。亲密关系是使人能在其中成长的花园!

  相爱时隐藏自己、扮演角色

  相处时投射对方、拒绝接纳

  人从一出生就被期望成为举止适当的公民,家庭通过无数期望和隐微的要求,教导小孩如何社会化,小孩因为自己的表现和成就而得到奖励,却忽略内在的感受和个人的愿望。所以,从早年就学会扮演角色,服从义务和物化的形象。虽然这些角色和形象会带来一些舒适感和安全感,但日后却会阻碍亲密的发展。

  心理专家萨特认为人的处境是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在自己的形象中,却不知道角色和文化期待的面具之后隐藏着更深的本质。

  一般说来,追逐成就的小孩会发展出“理想我”的形象,以讨好别人(最初是父母,后来是其他人),他们学习当“善良”、“适当”的人,却不了解自己内在的存有,长大成人时,多半已深深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几乎完全不认识自己的真实本质。当这些个体进入关系时,通常只会提供自己的角色和成就,以及能为彼此做的事,却无法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和伴侣。由于亲密意味着分享自我,因此自我觉察不足的人,与人亲近的能力也很有限。

  人通常不了解彼此,而是以投射到彼此身上的形象来建立关系,这种现象很常见,临床上称为“投射”和“转移”,通俗的说法则是“幽灵”(ghosting,亦即重叠的形象)。小孩学习和父母建立关系的方式很像他们与填充玩具建立关系的方式,在角色与期待的投射背后,逐渐了解对方是一个人的事实,这是亲密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所以在关系中,很容易把自己的同伴看成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人物,也可能把同伴视为具有小孩、宠物或泰迪熊的特征,只有借由了解和承认这些投射,才能逐渐接近自己的感受,看见更人性化的观点,欣赏同伴的独特性。

  许多人害怕看见角色和投射背后真正的自己,因为担心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接纳,害怕自己一旦坦诚以对,就会面临被拒绝和抛弃的危险;其实这就是亲密的风险。许多人因为害怕承担这种风险,于是选择隐藏自己:扮演角色、控制、投射和退缩,于是关系花园变成游戏场,上演各种幻想,却没有真正的成长。

  相爱时懂得照顾

  相处时却不会关怀

  照顾别人和关怀别人是不同的。照顾别人通常会忽略对方的感受,并没有试图帮助或梳理他们。一般说来,人较愿意照顾别人,将对方婴儿化,以试图纾解自己的痛苦或焦虑。照顾者在心坎里其实想得到被照顾者的重视,这种拟似父母照顾小孩的情形,常常是为了处理照顾者心底的焦虑。

  真诚关怀别人时,即使会因此感到痛苦,也不会忽视对方的感受或经验。关怀包含分享对方的感受,不会企图排除感受。照顾别人时,会低估对方的经验,贬抑感受的重要,试图将之摆脱;他们其实不是照顾别人,而是抗拒自己的存在焦虑。关怀别人是接纳自己和别人,照顾别人则是企图控制别人和别人的经验。

  大部分人都有未解决的童年问题,通常归因为“内在小孩”,人生的热情大多与这个小孩的满足有关:自发的玩乐、受到照顾、被人视为特殊、可以不负责任,甚至乱发脾气。任何亲密关系都必须包含表达这种热情的可能性,可是必须在一开始就承认这些是不成熟、不负责任的行为,只能在限定的时间中表现,以减少借此控制对方的危险。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余莎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相爱容易相处难的问题如何解决?

各种爱情理论会告诉你,如何找到自己的Mr.Right,但有过爱情经历的人,或者有过实质婚姻生活的人会撂下一句大白话——相爱容易相处难哦~……详细>>

深度心理学解析:为何越爱越痛苦?

不管你对什么上瘾,酒精也好、食物也好、非法药物也好、爱情也好,你都是利用了某人或某物来掩盖你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在浪漫爱情中,当最初的……详细>>

心理学解析:背叛都是必然的?

在亲近关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背叛过同伴,也被同伴背叛过。在我们拥有的约一半的关系当中发生过背叛,背叛是亲近的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事情。 详细>>

爱情心理学:影响爱情浪漫的因素

当人们说“我爱你”时,他们所体验的是诸多不同的感受。令情况更为复杂的是,一些人会比另外一些人更有可能经历某种类型的爱情,以下分析个体的爱……详细>>

为什么越亲密越容易发脾气?

一段关系之所以能变得亲密是因为双方以真面目示人,彼此能接纳对方的优缺点,并且这段关系能互相带来安稳舒适的感觉,能满足人归属与爱的需求。详细>>

  • 杨立刚

  • 柯吴坚

  • 熊明洲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