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正文

测血糖不注意这些,小心结果误差大!

2025-04-02 12:32:00      家庭医生在线

测血糖时,采血方法、试纸保存、仪器校准、饮食情况、运动状态等因素若不注意,都可能导致结果误差大。

1. 采血方法:采血部位的清洁很重要,若未用酒精消毒或消毒后未待酒精完全挥发就采血,酒精可能混入血液影响结果。另外,采血时挤压手指过度,会使组织液混入血液,稀释血液样本,导致测量值偏低。

2. 试纸保存:血糖试纸需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下保存。若试纸受潮、过期或受到污染,其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与血液发生反应时就不能准确检测血糖,从而造成测量误差。

3. 仪器校准:血糖仪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若长时间未校准,或者更换了不同批次的试纸却未进行相应的代码调整,血糖仪显示的血糖值可能与实际值有偏差。

4. 饮食情况:测量血糖前的饮食对结果影响较大。如果在测量前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高糖食物,血糖会迅速升高,测量值就会偏高;相反,若测量前长时间未进食,处于饥饿状态,血糖水平会降低,测量值也会不准确。

5. 运动状态: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使血糖水平发生变化。如果在运动后马上测血糖,结果可能不能反映平时的血糖状况。另外,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控制不佳,测量结果也会出现波动。

测血糖时,采血方法、试纸保存、仪器校准、饮食情况、运动状态等因素都需格外注意。只有正确操作,才能获得准确的血糖值,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若对血糖测量结果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