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岁女性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III 级病理报告解读
,52岁 ,相关乳腺癌病理报告如下 送检组织:右乳大体及淋巴结 临床诊断:乳腺癌 肉眼所见:1(右乳大体)送检乳腺组织大小为18*16*6CM,皮肤面积为14*5.5CM,切面见一灰黄、质软区,大小为1.5*1.5*1CM 诊断意见:1(右乳大体)(灰黄、质软区全部取材)镜检为浸润性导管癌III级,未见明确脉管及神经束侵犯,皮肤及乳头均未见癌。 2(右腋下组淋巴结)8枚,2/8见癌转移。 3(右腋中组淋巴结)1枚,未见癌。 免疫组化: ER(-), ER-B(90% ), PR(-), HER-2(2 ),E-CAD( ),CK5/6( ),EGFR( ),VEGF小灶弱( ),P53(40% ),TOPIIa(20% ),Ki67(30% )。 原位杂交:EBERs(-)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洁 主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级
口腔组织病理科
-
这份病理报告显示患者为 52 岁女性,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III 级,伴有右腋下组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结果也有呈现。以下对报告进行详细解读,包括疾病特点、治疗选择、预后因素等。 1. 疾病特点:浸润性导管癌 III 级表明癌细胞侵袭性较强。未见明确脉管及神经束侵犯是相对较好的情况。 2. 淋巴结转移:右腋下组 8 枚淋巴结中有 2 枚见癌转移,提示可能存在癌细胞扩散。 3. 免疫组化意义:ER(-)和 PR(-)提示内分泌治疗效果可能不佳。HER-2(2 )需进一步行 FISH 检测明确是否适合靶向治疗。 4.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切除肿瘤及清扫淋巴结,化疗常用药物有紫杉醇、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 5. 预后因素: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结果等都会影响预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024-09-26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