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莉 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癔病又称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可能影响运动、感觉、意识等方面。 1.病因: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强烈的内心冲突等,是常见诱因。 2.症状:解离症状包括记忆、自我身份或意识的部分丧失;转换症状可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 3.诊断:依据详细的病史、精神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其他躯体疾病。 4.治疗:心理治疗,如暗示疗法、催眠疗法等是重要方法;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焦虑药如地西泮、抗抑郁药如氟西汀等。 5.预防: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处理情绪,避免精神刺激。 总之,癔病虽然症状多样,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预防,多数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
2024-12-05 21:5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常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而引起。癔症是指一种有癌症性人格基础和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精神障碍。本症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其他类型自知力基本完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病程多反复迁延。女性较多,女性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结婚时间短,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婆媳关系不好的年轻媳妇更易发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