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深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血管外科
-
长时间压迫确实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尤其是对下肢部位。此状况常见于久坐不动、长途飞行、卧床不起等情况,因为血流缓慢,血液容易在静脉中凝结成血栓。此外,静脉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遗传因素和某些疾病也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3-12-18 19:39
1.久坐或卧床: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少肌肉活动,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增加血栓形成机会。
2.血液高凝状态:怀孕、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可导致血液更易凝固,提升血栓风险。
3.静脉血管壁损伤:手术、创伤、插管等直接损伤血管壁,激活凝血机制,促使血栓形成。
4.遗传因素:部分个体存在遗传性血液凝固异常,如抗凝血酶III缺乏症,增加深静脉血栓倾向。
5.其他疾病:慢性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肥胖等也可能间接促进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长时间压迫下肢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活动、穿着弹力袜、适量饮水以保持血液循环畅通。若出现腿部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以确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