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EB病毒,全称Epstein-Barr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家族,是引起多种疾病的一种常见病毒,尤其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关。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3-12-12 05:35
1.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和打喷嚏,以及密切接触患者的唾液。
2.典型症状:初期可能表现为发热、咽喉痛、乏力和淋巴结肿大,类似于普通感冒或单核细胞增多症。
3.关联疾病:长期潜伏在体内,可能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有关。
4.诊断检测:通过血液检测EB病毒抗体来诊断感染。
5.预防措施:目前无特效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EB病毒感染虽常见,但大多数人在感染后能自愈,少数可能导致严重疾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是关键。注意休息,加强免疫力,有助于身体恢复。对于有相关症状或风险的人群,定期体检以早发现潜在问题。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EB病毒? 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与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鼻咽癌以及非洲儿童的淋巴癌有密切关系,被认为是可能的人类致癌病毒之一。EB病毒全世界可见,90%以上的成人有过感染。据调查,EB病毒与全球约1%的肿瘤发病有关联。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它与口腔腺体肿瘤、胸腺瘤、器官移植后肿瘤以及艾滋病病人所患的B淋巴细胞瘤等有密切联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