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男肝内有钙化斑,原因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男36岁,近四个月,肝区偶尔痛。去医院做B超腹腔检查,结果:肝:左、右叶大小均正常。右叶的后叶见一颗0.6cm的强光团,后方未见声影。 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 结论是右肝内钙化斑。请问病情产生原因是什么?(工作中会接触氰化钠),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和控制方法?病情发展会怎样?严不严重?两年前接触过肺结核病人,感觉没感染到。吃中药能否消除钙化斑?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园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头颈外科
-
肝内钙化斑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肝血管瘤、肝脓肿、肝脏创伤、寄生虫感染等。 1. 肝内胆管结石:结石长期刺激胆管壁,可导致局部组织钙化。 2. 肝血管瘤:血管瘤内的血栓形成及机化,可能引起钙化。 3. 肝脓肿:炎症吸收后,局部组织纤维化和钙化。 4. 肝脏创伤: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钙化。 5. 寄生虫感染:如肝包虫病,寄生虫死亡后其周围组织可钙化。 6. 接触有害物质:长期接触氰化钠等有害物质,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增加钙化风险。 一般来说,肝内钙化斑多为良性病变,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2024-12-04 2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