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常诚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核上瘫和核下瘫本质差异体现在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反射、肌张力、肌萎缩等方面。 1. 病变部位:核上瘫病变位于上运动神经元,即大脑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核下瘫病变位于下运动神经元,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及其轴突。 2. 临床表现:核上瘫主要表现为对侧肢体瘫痪,多为痉挛性瘫;核下瘫表现为同侧相应肌肉瘫痪,为弛缓性瘫。 3. 病理反射:核上瘫可引出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核下瘫无病理反射。 4. 肌张力:核上瘫肌张力增高;核下瘫肌张力降低。 5. 肌萎缩:核上瘫一般无明显肌萎缩;核下瘫有明显肌萎缩。 核上瘫和核下瘫在多个方面存在本质差异,准确区分两者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医生可通过详细检查和分析这些差异,判断病变部位和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2025-05-24 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