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明勇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脚麻长期不处理后果严重,常见原因有姿势不良、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炎、血管疾病等。 1. 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蹲,会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脚麻,通常改变姿势后可缓解。 2. 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引起脚麻,还可能伴有疼痛、感觉减退等症状。可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等药物治疗。 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可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脚麻,还可能伴有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药物治疗。 4. 神经炎:感染、营养缺乏、中毒等可引起神经炎,导致脚麻,还可能伴有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可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 5. 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血管疾病,可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脚麻,还可能伴有下肢发凉、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药物治疗。 脚麻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长期不处理会导致病情加重。如果经常出现脚麻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遵医嘱用药,以控制病情发展。
2025-05-23 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