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龙潺 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三大常见因素有生成减少、破坏增多、分布异常,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输血治疗、手术治疗等。 1.生成减少:可能因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使血小板生成不足。可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氨肽素、利可君等药物促进血小板生成。 2.破坏增多: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血小板。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3.分布异常:如脾肿大时,大量血小板滞留于脾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可考虑脾切除手术治疗。 4.输血治疗:当血小板严重减少并伴有出血症状时,可输入血小板悬液以快速提升血小板数量。 5.日常护理: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受伤,防止出血。 血小板减少原因多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法。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遵医嘱用药。
2025-05-19 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