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唐劭年 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面瘫会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学会区分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可缓解焦虑。二者在病因、症状、病变部位、恢复情况、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1. 病因:中枢性面瘫多由脑血管病、脑部肿瘤等脑部病变引起;周围性面瘫常因面神经炎、感染、外伤等导致。 2. 症状:中枢性面瘫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皱眉、闭眼等动作正常;周围性面瘫则是同侧所有面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眼不全等。 3. 病变部位:中枢性面瘫病变在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周围性面瘫病变在面神经核或面神经。 4. 恢复情况:中枢性面瘫恢复相对慢,且可能遗留后遗症;周围性面瘫若及时治疗,多数恢复较好。 5. 治疗方法:中枢性面瘫需针对脑部原发病治疗,如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甲钴胺等药物;周围性面瘫以抗炎、营养神经为主,常用泼尼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均需遵医嘱。 了解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能让患者更清晰认识病情,缓解心理压力。出现面瘫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2025-05-02 1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