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晓雁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乳腺科
-
早筛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可从乳房症状、体温变化、乳汁性状、乳腺触诊、全身状况等方面入手。 1. 乳房症状:观察乳房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若有局部发红、肿胀,可能是炎症的早期迹象。 2. 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低热或中度发热可能提示乳腺炎早期,需密切关注体温波动。 3. 乳汁性状:留意乳汁是否变得浓稠、有絮状物,或颜色发生改变,如变黄、有血丝等,这可能是炎症影响了乳汁质量。 4. 乳腺触诊:轻柔触摸乳房,检查有无硬块、结节,若摸到局部硬块,且按压时有疼痛感,要警惕乳腺炎。 5. 全身状况:注意是否有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这些可能是身体对炎症的反应。 早筛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观察。通过关注乳房症状、体温、乳汁性状、乳腺触诊和全身状况等,能及时发现乳腺炎的早期迹象,以便尽早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一旦发现异常,建议及时到乳腺外科就诊。
2025-04-14 09:2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包括乳头炎、乳晕炎及乳腺炎。最常见于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率为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其次是链球菌,如不及时处理,则发展为蜂窝织炎、化脓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发病率为2.9%~4.8%。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是两大发病原因,前者主要由于乳头过小或内陷、乳汁过多和乳管不通致排空不畅所致;入侵细菌多来源于乳头皮肤的破损、不良哺乳习惯、婴儿口腔炎症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