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董吁钢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一科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与睡眠质量相互影响,睡眠质量差会增加发病风险,疾病也会影响睡眠质量,涉及神经调节紊乱、心理压力、疼痛不适、药物副作用、呼吸障碍等因素。 1.神经调节紊乱:睡眠不足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2.心理压力:患者得知病情后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降低睡眠质量。 3.疼痛不适: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作时会出现胸痛等症状,疼痛会干扰睡眠,使患者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4.药物副作用: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部分药物可能有影响睡眠的副作用,如导致失眠、多梦等。 5.呼吸障碍:患病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睡眠时的呼吸,导致睡眠中断,降低睡眠质量。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降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而积极治疗疾病、缓解不适症状也能提高睡眠质量。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2025-03-17 05:0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