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继志 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耳朵长疖子主要由细菌感染、外耳道皮肤损伤、不良习惯、环境因素、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防治需从保持耳部卫生、避免损伤等多方面入手。 1. 细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当外耳道皮肤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易侵入毛囊、皮脂腺引发疖子。 2. 外耳道皮肤损伤:挖耳、异物摩擦等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细菌乘虚而入,增加长疖子风险。 3. 不良习惯:长期佩戴耳机、耳塞等,使外耳道局部环境闷热潮湿,利于细菌滋生。 4. 环境因素:高温、高湿环境,易出汗,外耳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易诱发疖子。 5.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等患者身体抵抗力弱,易反复出现耳朵长疖子情况。 防治方面,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挖耳等损伤行为;症状较轻可外用鱼石脂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症状严重需遵医嘱口服抗生素。 耳朵长疖子病因多样,防治要综合考虑。日常生活中注意耳部护理,出现症状及时处理,若症状严重或反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5-03-10 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