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方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临床营养科
-
蛋白质变性指其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特定空间结构被破坏,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改变。常见因素有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等。 1. 高温:加热使蛋白质分子热运动加剧,破坏维持其空间结构的氢键、疏水键等,导致结构松散变性。如煮鸡蛋,蛋清由透明液体变为白色固体。 2. 强酸:酸提供的氢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基团结合,改变电荷分布,破坏分子内的静电作用,使蛋白质结构改变。 3. 强碱:碱中的氢氧根离子与蛋白质分子发生反应,同样破坏其原有结构,影响蛋白质功能。 4. 重金属盐:重金属离子能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等基团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如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5.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能降低蛋白质分子周围的介电常数,增强分子间的静电作用,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导致变性。 了解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和机制,在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医学上可利用变性原理消毒灭菌,也需防止有益蛋白质变性。
2025-03-05 04:0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两性畸形? 两性畸形是性分化异常的结果,是指表型性别呈不能确定的间性状态或是表型性别与性腺性别或遗传性别呈矛盾表现。从病理角度分为性腺和外生殖器分化异常,两性畸形病因分类是基于前述性分化的三个基本成分和阶段中不同的环节缺陷。在临床上根据内外生殖器宫及其第二性征的表现,分为真两性畸形(true hermaphroditism)和假两性畸形(pseudohermaphroditism)。假两性畸形又分为女性假两性畸形和男性假两性畸形。两性畸形为先天性生殖器发育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对患儿的抚育、身心、学习、生活、工作和婚姻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必须及早诊断和处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