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宇 副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降低老年人水电解质紊乱风险,可从合理饮食、适量饮水、规律作息、监测指标、及时治疗疾病等方面入手。 1.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富含钾,牛奶、豆制品富含钙。 2. 适量饮水:根据身体需求,定时定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或过度缺水。 3.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4. 监测指标:定期体检,监测电解质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 5. 及时治疗疾病:积极治疗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疾病,如腹泻、呕吐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 老年人降低水电解质紊乱风险需从多方面综合管理。通过合理饮食、适量饮水、规律作息、监测指标和及时治疗疾病,能有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障身体健康。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5-03-02 23:5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浆中离子(Na、K、Ca、Mg、Cl、HCO3等)不在正常范围内,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阳离子以Na含量最高,约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离子含量虽少但却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