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判断是否为脑瘫可从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发育、语言功能、视力听力、反射情况、肌肉张力等方面进行,如肢体不协调、异常姿势、智力低下、语言迟缓、视听障碍、原始反射异常、肌肉过紧或过松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1. 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动作不灵活、不协调,难以完成精细动作,如抓握、书写等。 2. 姿势异常:常出现头部后仰、脊柱侧弯、下肢交叉等异常姿势。 3. 智力发育:存在智力水平低于同龄人,学习困难,理解能力差。 4. 语言功能:说话晚、发音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或无法说话。 5. 视力听力:可能有视力模糊、斜视、听力减退或丧失。 6. 反射情况: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消失延迟,或出现病理反射。 7. 肌肉张力:肌肉张力过高或过低,影响肢体活动。 如果发现孩子存在上述多种表现,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以便尽早开展治疗和康复训练。
2024-12-04 19:4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侯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其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精确报道,围外报道为1.5‰~5‰活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