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肾萎缩是一种肾脏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肾病、肾血管疾病、肾外伤、先天发育异常等。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因、萎缩程度和肾功能损害情况。自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1. 慢性肾病:长期的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慢性炎症,可导致肾组织逐渐受损和萎缩。 2. 肾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硬化等,影响肾脏血液供应,引起肾萎缩。 3. 肾外伤:严重的肾脏创伤,愈合后可能出现肾萎缩。 4. 先天发育异常:部分人天生肾脏发育不良,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萎缩。 5. 其他原因:长期服用某些肾毒性药物、免疫系统疾病累及肾脏等也可能导致肾萎缩。 总之,肾萎缩的严重程度需要综合评估各项检查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一旦发现肾萎缩,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治疗方法包括控制原发病、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保护残存肾功能等。同时,患者需注意饮食,避免劳累,定期复查。
2024-12-03 1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