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检查指标、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1.发病机制:脂肪肝主要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多与肥胖、酗酒、糖尿病等有关。脂肪性肝炎则是在脂肪肝基础上,出现肝细胞炎症和损伤,可能与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2.症状表现:脂肪肝常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有乏力、右上腹不适等。脂肪性肝炎症状更明显,可能有食欲不振、恶心、黄疸等。 3.检查指标:脂肪肝一般肝功能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脂肪性肝炎常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明显升高。 4.治疗方法:脂肪肝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脂肪性肝炎除生活方式调整外,可能需要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双环醇等。 5.预后:脂肪肝如能及时干预,预后较好。脂肪性肝炎若不积极治疗,可能进展为肝硬化。 总之,脂肪性肝炎是脂肪肝的进展阶段,病情相对较重。发现肝脏脂肪病变后,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4-12-02 2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