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其发病与遗传、饮食、炎症等因素有关。治疗肠息肉的中药有很多,如乌梅、僵蚕、丹参、赤芍、红花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1.乌梅:味酸、涩,性平,具有敛肺、涩肠、生津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乌梅能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菌群,对肠息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僵蚕:味咸、辛,性平,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改善肠道的气血凝滞状态,有助于控制肠息肉的生长。 3.丹参: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等作用。能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息肉形成的环境。 4.赤芍:味苦,性微寒,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可促进肠道的气血流通,对肠息肉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5.红花:味辛,性温,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可改善肠道的血瘀状况,抑制息肉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肠息肉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且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患者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监测息肉的变化。如息肉较大或有恶变倾向,应及时采取手术等治疗方法。
2024-12-02 18:3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肠息肉? 凡是由肠黏膜表面突向肠腔内的任何可见的新生物均称为息肉,作为临床初步诊断,起源于肠壁各层的间叶组织和一些非真性肿瘤,但未做组织学诊断前很难确定其性质,都统称为肠息肉。甚至早期肠癌,在组织学诊断前,做X线及内镜检查时也描述为“息肉样病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