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晓岚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判断是否为脑瘫,可从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发育、语言能力、反射异常、视力听力、肌肉张力等方面进行考量。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1. 运动障碍: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明显落后,如抬头、翻身、坐立、行走等动作的延迟或无法完成。 2. 姿势异常:常见的有剪刀步态、尖足、屈膝等异常姿势。 3. 智力发育:存在智力低下,学习困难,理解和认知能力差。 4. 语言能力:语言表达不清,发音困难,甚至失语。 5. 反射异常: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 6. 视力听力:可能有视力障碍、听力减退或丧失。 7. 肌肉张力:肌肉张力过高或过低,肢体僵硬或松软。 综合以上多种表现,并结合专业的医学检查,如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等,由医生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明确是否为脑瘫。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干预治疗。
2024-11-19 17:5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侯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其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精确报道,围外报道为1.5‰~5‰活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