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维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急诊科
-
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严重的胆囊疾病,通常由胆囊炎症加重、胆囊动脉阻塞等引起。其症状包括剧烈腹痛、发热、黄疸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休息和定期复查。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20-03-26 16:33
1.疾病原理:胆囊炎症持续加重,导致胆囊壁缺血坏死,形成坏疽。胆囊动脉阻塞使胆囊供血不足,也会促使坏疽发生。
2.症状表现:右上腹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和背部;发热,体温可高达 38℃以上;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恶心、呕吐等。
3.检查方法:通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胆囊的病变情况。
4.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控制感染;使用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缓解疼痛。但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多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5.手术治疗:一般采取胆囊切除术,及时切除病变胆囊,防止病情恶化。
6.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饮食清淡,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
7.定期复查:术后定期进行 B 超等检查,观察恢复情况。
坏疽性胆囊炎病情危急,一旦确诊,应及时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保障生命健康。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结石病? 结石病是人体异常矿化所致的一种以钙盐或脂类积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人体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胰导管结石、唾液腺导管结石、阑尾粪石、胃石、包皮石和牙石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