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脑内多发腔梗及小缺血灶的形成,主要与脑血管病变、不良生活方式、基础疾病、年龄增长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9-12-25 11:13
1.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堵塞,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易形成缺血灶。
2.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烟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酗酒会加重心脑血管负担;高油高盐饮食易引发高血脂,增加发病风险。
3.基础疾病:高血压会使血管压力增大,损伤血管壁;高血脂易导致脂质沉积在血管壁;糖尿病会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
4.年龄增长:老年人血管壁弹性降低,血管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脑血管问题。
5.遗传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存在脑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更易发生病变。
6.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总之,脑内多发腔梗及小缺血灶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颅 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病情。治疗上,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以及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丁苯酞等。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