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易凡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东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
脱肛,也称为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或全层直肠壁向下移位,甚至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症。其症状通常包括肛门不适和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修复。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9-12-23 10:59
1. 症状表现:
- 局部下坠感:患者常感到肛门区域有物下坠。
- 疼痛与摩擦:直肠黏膜外露,可能导致摩擦痛或灼热感。
- 肛门松弛:括约肌功能减弱,肛门闭合不严。
- 反复脱出:活动或排便时直肠组织容易脱出肛门外。
- 排便困难: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
2. 治疗方法:
- 非手术治疗:轻度脱肛可尝试提肛运动、改善便秘、使用肛门托等保守措施。
- 手术治疗:
-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适用于合并痔疮的情况,通过手术去除痔疮并固定直肠。
- 直肠固定术:将直肠重新定位并固定在正常位置,减少再次脱垂的风险。
- 微创手术:如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创伤小,恢复快。
-